玄奘看着布里黛玉的眼神,顿时叹了口气,他虽然佛法高深,但面对这种情况,实在是没有任办法,佛法无边,但对于大夏皇帝来说,佛法并没有太大的作用,皇帝就是世间的佛,他做为一个和尚,哪里能和一个世间佛作对呢?
“圣僧乃是大德高僧,难道没有一点办法吗?难道就这样看着我国的百姓流离失所吗?大夏皇帝乃是圣君,圣君难道不是应该体恤民间百姓吗?”布里黛玉面色惶恐。
玄奘摇摇头,说道:“公主殿下,这个时候已经改变不了事实了,大夏皇帝仁慈,戒日王若是认为戒日王朝能抵挡大夏的进攻,那自然是好事,若是不能抵挡,贫僧认为,戒日王不如跟随陛下的銮驾,前往燕京生活,陛下征讨天下,灭国无数,也不知道有多少君主都臣服于陛下,如今在燕京生活的很好。公主认为呢?”
布里黛玉听了之后,心中苦涩,戒日王雄心万丈,他是何等人物,岂会甘心归顺大夏?又岂会前往燕京寄人篱下,偌大的江山,更是不可能送给别人。
玄奘的话说的虽然有道理,但是这是不可能发生的,戒日王是不可能答应这件事情的。
“圣僧认为王兄会答应吗?”布里黛玉笑容中略显嘲讽。
“阿弥陀佛,公主殿下,佛法无边,能容世人,公主殿下对贫僧多有照顾,若是愿意,可以遁入空门,足以保全性命。”玄奘想了想说道。
玄奘相信自己这点能力还是可以的,皇帝陛下或许是不会饶过戒日王,但对于遁入空门的布里黛玉,手下留情的可能性还是有的。
“我也想如此,但身为戒日公主,被戒日王朝供养,岂能轻易遁入空门,不理此事呢?”布里黛玉苦笑道。她还是做不到超脱凡俗,不理世事,断绝凡尘,她是王朝的公主,以前是享受富贵,等到王朝崩溃的时候,岂能脱身事外呢?
“阿弥陀佛。”玄奘听了化成一声长叹,他也知道公主的话说的有道理。
身为公主,在这个时候,离开王朝,就算能保住性命,心里面也是备受煎熬,面对青灯古佛,也不会安心的。
“圣僧回去吧!这是我的命运,我也希望佛门能保佑我,保佑戒日王朝的百姓们,能够躲过灾劫。”布里黛玉苦笑道。
她美目之中没有任何沮丧,反而散发着无上光芒,看的玄奘面色微微一愣,然后喊了一声佛号,转身离去。
只是背影之中略显一丝萧瑟。
佛法能够清洁心灵,超脱凡俗,但眼下看来,对天下的局势并没有任何影响,皇帝陛下的刀兵不会理解佛门的慈悲,他们只是会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面前的任何一个敌人。
布里黛玉看着玄奘离去的背影,对身边的侍卫说道:“走吧!去见王兄,身为戒日王朝的公主,在这个时候应该和戒日王朝的子民们在一起。佛法,只能记在心中而已。”
布里黛玉的马车进了王宫,就见戒日王的亲卫拉朱率领着人马护卫着一辆马车在缓缓前进,脸上顿时露出笑容。
前面那辆马车是她的妹妹拉迦什利,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子,也很喜欢佛学,布里黛玉原本准备介绍给玄奘做弟子的,只是这个时候布里黛玉心里面生出一丝惋惜来,战争到来,自己的这个妹妹还不知道有什么样的结局。
“公主殿下。”拉朱看见布里黛玉赶紧行礼,说道:“奉大王之命,护卫小公主归来。”
“姐姐!”拉迦什利也发现了自己的姐姐,赶紧从马车上跳了下来,粉脸上堆满着笑容,上前拉着布里黛玉的手臂,十分愉快的讲着自己沿途见到的风景。
布里黛玉并没有打断对方的话,这样的情况还能坚持多久呢?到时候敌人杀来,生灵涂炭,那些美景只能存在于记忆之中,能保持多时间就保持多长时间吧!
“走吧!去见见大哥。”布里黛玉摸着对方的小脑袋说道:“最近一段时间大哥很忙,恐怕没有时间照顾你,你这段时间暂时留在宫中,还是不要出去了。”
布里黛玉知道接下来一段时间,这个戒日王朝,都会陷入战乱之中,这个时候出去游玩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,还不如留在王宫中,最起码,短时间内,安全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
等到她姐妹两人进入大殿的时候,大殿内的议论之声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,这个时候,布里黛玉才发现发现大殿之中,除掉戒日王之外,还有宰相阿裘、东天竺王尸鸠摩,南天竺王遮娄其,都是戒日王的亲信大臣,除掉三人之外,在一边还有一个老和尚。
“见过法师。”布里黛玉姐妹两人一见来者,赶紧上前拜倒行礼。
原来这位老和尚来历不简单,他是戒贤法师,乃是那烂陀寺的正法藏,也就是院长。那烂陀寺历史悠久,在整个天竺超然物外,是天竺佛学的至高殿堂,地位远超一般的寺庙,相当于现在的科学院,比北青更加厉害,在中原,那就是国子监。
虽然地处戒日王朝,但却影响着整个天竺,经过历代王朝的供奉,现在为止,里面的僧侣多达四千多人,除掉研究佛学之外,还对医学、天文历算、工巧学、农学都有研究。是整个天竺大乘佛教的中心,不出意外的话,玄奘也将会在这里学习。
戒贤法师年近百岁,但精神健烁,面色红润,看见两位公主,脸上露出祥和之色。
“阿弥陀佛,两位公主殿下,不必多礼。”戒贤法师坦然受了两位公主一礼,然后说道:“那烂陀寺风景优美,大王已经同意了两位公主殿下,可以去敝寺钻研佛学,相信寺中的僧侣能够帮助两位公主殿下的。”
“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。”拉迦什利听了很高兴,那烂陀寺在天竺名声很响亮,她早就想去那里学习了,这个时候能得到允许,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。
“法师。”宰相阿裘听了脸上露出一丝迟疑。
“是福是祸,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,难道大夏还会对我那烂陀寺动手吗?那他将面对的是整个天竺人的敌意。”戒贤法师摇摇头,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智慧的光芒。
这就是那烂陀寺的底气。
整个天竺战乱频繁,当年十六国相互争斗,可又能如何?这些王国敢动那烂陀寺分毫吗?那烂陀寺不仅仅是佛门中的圣地,对那些百姓来说,也是圣地。谁敢冒犯那烂陀寺,就会引起整个天竺人的怒火。戒贤法师现在已经近百岁了,可是活的好好的,这让世人对那烂陀寺更是充满了向往。认为这里已经得到了佛陀的真传。
戒贤法师就不相信大夏皇帝敢对那烂陀寺动手,他甚至认为,大夏皇帝为了更好,更快的掌控天竺,还会请那烂陀寺的帮助,也只有在自己的帮助下,天竺的民众,才能接受大夏的统治。
“阿弥陀佛,法师慈悲。”戒日王听了之后,脸上的喜色更浓了,忍不住说道:“大夏皇帝甚是残暴,所到之处,宛若土匪强盗一样,他们是在摧毁我天竺的文明。法师,我宫中尚有不少典籍,明日我让人将这些典籍送到寺中。”
阿裘听了双眼一亮,顿时也明白了什么,赶紧说道:“法师,我府上也有一些,明日我让我那儿子将这些典籍也送过去。”
东、南两位天竺王也不是傻子,哪里不知道两人的打算,分明是想让那烂陀寺保护自己的后人,至于典籍等物也是报酬而已。
“阿弥陀佛,如此甚好。”戒贤法师脸上的笑容更深了,他知道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典籍,甚至还有更多的金银财宝,更多的土地。
他是不在乎这些,但他认为这是天竺的各大王国对那烂陀寺的尊敬,这种尊敬,也是这位老和尚追求的,甚至还想着这种尊敬还能继续下去。
天竺大陆风云变幻,也不知道多少王朝掌控过这片大地,也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在这片大地上叱咤风云,可是结果如何,最后笑傲风云的还是那烂陀寺,不管风云变化,那烂陀寺仍然屹立在天竺故土上,让世人的尊敬,世间那么多的英雄都对那烂陀寺毕恭毕敬的,不管他们是残暴也好,仁慈也好,都必须如此。
老和尚相信,大夏皇帝想要掌控天竺,那么也必须对那烂陀寺也应该如此,唯有如此,大夏王朝在天竺的统治才会名正言顺。
戒日王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。也只有在这片土地上,才明白眼前这个老和尚的影响力,一场无遮大会,也只有老和尚,才能将天竺十六国的国王聚集在一起,老老实实的听经辩经,将仇恨和杀戮都抛之一边。
“法师,您是最仁慈的长者,如今大夏皇帝即将进攻戒日王朝,到时候,我戒日王朝必定死伤无数,法师慈悲。”布里黛玉跪在地上,祈求道。
戒日王见状并没有阻止,东天竺王也出言说道:“大夏皇帝残暴,他手下的兵马就好像是强盗一样,凡是被他攻破的地方,百姓都没有好下场,这样的敌人应该受到佛法的熏陶。法师是我天竺大德,无论走到哪里,都会受到世人的尊敬,相信大夏皇帝也是如此。若法师去见大夏皇帝,劝说一番,或许能行。”
“法师,我戒日王朝愿意归顺大夏,成为大夏的属国。”戒日王想了想,心中苦涩,只能是出言说道。面对这种情况,他也没有任何办法,自己麾下的兵力已经损失了不少,不能形成有效的防御,要么坚决抵抗,要么就是投降。
若是能保住性命,保住自己的富贵,投降也没什么。他是很想得到戒贤法师的支持,让自己能留在戒日王朝,继续做他的戒日王,继续享受着富贵。
“大夏皇帝再怎么残暴,也不敢将法师如何。”东天竺王赶紧说道。
“还请法师看在天竺无数信徒的份上,救我等一救,相信我戒日王朝上下必定尊奉大乘佛教,甚至天竺十六国所有的国王也是这么想的。”戒日王又说道:“法师慈悲,还请法师救我等一救。”
戒贤法师听了一阵迟疑,他算是听出来了,戒日王固然想全国上下供奉自己,甚至天竺十六国都愿意尊崇大乘佛教,但这也是有条件,那就是解决眼前的事情,保住这些刹帝利阶层的权势才是最为重要,只有保住了对方的富贵,才能让那烂陀寺继续繁荣昌盛下去。
“阿弥陀佛。”老和尚想了想,最后说道:“也罢!老僧这就去见大夏皇帝,若是能劝说其退兵更好,若是不行,也要他少造杀孽。”老和尚实际上是没有这个信心的。
毕竟大夏皇帝可不是简单的人物,死在他手上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,甚至不少还是佛门弟子,大夏皇帝首先杀的就是婆罗门,其次才是刹帝利。大夏可以允许刹帝利投降,但从来就没有允许过婆罗门投降的。
若不是那烂陀寺的地位很高,掌控着天竺所有的寺庙,影响到天竺所有的百姓,戒贤法师恐怕也没有这个胆略前往。
“法师仁慈。”戒日王大喜。
“老僧先回去准备一番,两位公主可以跟随老僧前往寺中。”戒贤法师很快就恢复了正常。
布里黛玉姐妹两人不敢怠慢,赶紧让人收拾了行装,跟随戒严法师前往那烂陀寺。
“阿裘大人,你认为法师能成功吗?”戒日王看着戒严法师离去的背景,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神色。
宰相阿裘想了想,摇摇头,说道:“戒贤法师不会成功的,我们戒日王朝不如大夏,大夏的兵马已经杀到国内来了,大夏皇帝又岂会放弃这样的机会?谁都不会改变这个决定。”
“所以戒严法师必死无疑。”东天竺王脸上露出得意之色。
“可惜了。”阿裘十分惋惜。
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那烂陀寺